各学院:
2024届毕业论文(设计)工作即将全面展开,请各学院按照《浙大城市学院毕业论文(设计)工作管理办法》(浙大城院教〔2023〕63号)的要求,在毕业论文(设计)各环节中,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,加强过程管理与监控,保障毕业论文(设计)整体质量。现将2024届毕业论文(设计)的工作要点通知如下:
1.加强对毕业论文(设计)工作的领导。2024届毕业论文(设计)工作在第七学期启动,各学院应成立毕业论文(设计)工作指导小组和质量监控小组。结合各专业实际制订本学院《毕业论文(设计)工作实施细则》(简称《实施细则》),具体内容包括目的与要求、进程安排、指导教师条件与职责、学生资格与任务、选题指导、论文撰写指导、答辩、成绩评定和质量监督保障办法等。请各学院于2023年10月20日前将《实施细则》、工作指导小组和质量监控小组名单电子版和纸质版交教务处。
2.严格审核学生准入资格。本学期末预期获得学分数(已获得学分数+已选课学分数)加上毕业论文(设计)学分数达到145(建筑学专业为175)、专升本达到65及以上的毕业班学生,直接进入毕业论文(设计)环节。已进入毕业论文(设计)环节的学生,因个人原因要求退出的,需提交书面申请,经所在学院审核同意后予以调整。特殊情况的学生要求进入毕业论文(设计)环节的,如提前毕业等,需由本人填写《申请进入毕业论文(设计)环节审批表》(见附件),经所在学院审核、教务处批准后可参与本次论文环节。申请提交截止日期为2023年10月27日,逾期不再受理。
3.做好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动员培训工作。各学院根据学校文件和学院《实施细则》,明确指导教师职责,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学术道德规范教育,组织系统使用、论文撰写、规范要求等内容的培训,以保证毕业论文(设计)的全过程顺利开展。
4.使用学校“毕业论文(设计)智能管理系统”进行全程信息化操作和管理。系统网址:(https://sjjx.hzcu.edu.cn/bysj/Index.aspx),指导教师初次登录用户名和密码为本人工号,学生初始登录用户名和密码分别为学号和本人生日(如:19990307),登录后系统自动提示修改密码。各学院负责系统不同用户功能角色的分配、师生信息维护及论文全过程时间节点的管控,确保各角色履行职能。新西兰UW学院使用Black-board平台做好毕业论文(设计)全程信息化操作和管理。
5.加强毕业论文(设计)指导教师队伍建设。指导教师原则上应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,坚持立德树人,具备一定的科研工作能力和相应的学术背景,具有较强的责任心。各学院可聘请外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指导教师,原则上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和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,或研究生及以上学历,并具有5年以上专业研究或工作经历,鼓励聘请企事业、行业一线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、高级技术人员或技师担任兼职教师,并配备校内专职教师负责联系和协调工作。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6人。指导教师一经确定,不得随意更换。
6.做好选题的审核工作,确保选题质量。毕业论文(设计)选题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,满足教学基本要求,题目具有专业性、实践性、创新性、可行性和个性化,并做到一人一题,三年内题目不重复;同时,各专业紧密结合生产和社会实际要求,坚持“真题真做”且达到70%以上毕业论文(设计)在实验、实习、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。鼓励将毕业论文(设计)与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、学科竞赛、创客项目等创新实践活动相结合,鼓励以企业真实需求为选题方向,努力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。
7.做好任务书下达、开题报告审核和开题答辩等工作。指导教师应在系统中认真填写任务书,及时下达给学生。学生按照任务书要求按时完成开题环节任务,经指导教师审核通过后参加开题答辩。各学院应在2024年3月10日前完成开题答辩工作。
8.做好撰写指导、审阅、查重等工作。指导教师、二次评阅教师根据毕业论文(设计)完成的质和量、学生的工作态度等情况对毕业论文(设计)进行认真审阅。在答辩前需在系统中对所有毕业论文(设计)进行重复率检测,通过检测后方可进入答辩环节。
9.认真进行答辩和成绩评定环节。2024届毕业论文(设计)答辩时间不早于第八学期12周(2024年5月19日前)并于2024年6月9日前结束全部工作。学院在开题答辩和毕业论文(设计)答辩环节均应设立若干答辩小组,每组人数为3至5人,组长应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;应用性强的学科专业,答辩小组原则上应有一位业界成员或双师型导师;毕业论文(设计)答辩小组实行指导教师回避制。评定毕业论文(设计)的成绩时,原则上优秀(90-100分)和良好(80-89分)的比例合计不超过65%,其中优秀比例不超过20%,其余为中等(70-79分)、及格(60-69分)和不及格(59分及以下)。对于毕业论文(设计)质量较好的专业,可适当增加优良比例。
10.做好毕业论文(设计)的过程管理。指导教师应定期检查学生毕业论文(设计)进度与质量,每周保证足够的时间指导学生,督促学生按时、保质保量完成,做好答疑、指导和记录。学生应主动向指导教师汇报工作,接受指导和检查,并按时填写工作记录。工作记录可通过论文系统内“周记录”模块进行记录,或用纸质册子《毕业论文(设计)指导教师工作手册》和《毕业论文(设计)学生工作手册》手写记录,各学院统一方式。指导记录在结束后以纸质版方式交学院存档备查。
对在校外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(设计)的学生,各学院应加强管理,建立校外实习审批制度和定期联络制度,切实做好人身保险、交通安全、疫情防控等各项工作。指导教师每周至少联系学生一次,掌握毕业论文(设计)进展情况,解决存在的问题,以通讯的方式指导学生并定期让学生回校面授。
11.做好资料存档工作。各学院应及时汇总学生的开题报告(含文献综述和外文翻译)、正文和辅助材料,要求以纸质和电子两种形式,按学校要求归档相关资料。开题环节资料、论文、辅助材料模板可至系统首页下载。相关表格见附件。
12.组织阶段性检查。根据毕业论文(设计)的进展情况组织阶段性检查并及时反馈结果。主要包含:①选题审核②任务书抽查③中期检查④学院自行抽检⑤校级抽检及教育部抽检。其中校级抽检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0%,教育部抽检比例原则上不低于2%,抽检重点为选题意义、写作安排、逻辑构建、专业能力以及学术规范等。
13.其他事项。学院应做好应征入伍学生毕业论文(设计)提前统筹安排和落实工作。
联系人:牛静
电话:88283879
邮箱:niujing@hzcu.edu.cn
附件: 2024届毕业论文(设计)相关材料
教务处
2023年9月27日